【聯合報/韓德彥/桃園榮民醫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】 2007.02.09 02:45 am 

  

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正「老人福利法」,未來政府將可主動保護受虐、棄養老人,保障失智、失能老人的財產,不僅符合國際老人照顧的趨勢,也提供目前行政院推動十年長期照顧計畫的法源依據,老人服務將更為多元化。


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,失智症所造成的問題與負擔日益嚴重。梁弘志創作的「恰似你的溫柔」,竟恰巧就像是在描述老人失智症的種種特性。


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

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


「時間定向感」喪失,是失智症最明顯的初期症狀。失智老人在接受心理測驗時,往往無法正確回答今天到底是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」,也不明白今天是星期幾,屬於什麼季節。


隨著症狀逐漸惡化,至親好友的面孔「就像一張破碎的臉」,讓失智老人們就是認不得。因此,有人說親人罹患失智症,就像看著他逐漸死去一般,家屬們根本沒辦法開口道再見,只能無奈地讓過去的一切,一點一滴走遠。


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

讓他淡淡的來 讓他好好的去


對許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來說,要接受患者無法痊癒的事實,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能平靜接受而不哭泣的家屬,往往抱持著一種「讓他淡淡的來,讓他好好的去」的處理原則;也就是說,家屬盡量順著老人的意,避免與他爭辯,並減少生活中太大的變動,才能讓他們真正安享晚年,維持生活品質。


到如今年復一年 我不能停止懷念 懷念你懷念從前

但願那海風再起 只為那浪花的手 恰似你的溫柔


由於失智老人有一種「新事記不住,舊事忘不了」的特性,近年來一些臨床工作者就專門為失智老人設計「懷舊團體」,讓他們重溫兒時回憶,說說過去美好經驗,結果發現失智老人的精神狀態變得穩定,混亂行為減少,憂鬱嚴重度也顯著降低。因此,讓他們年復一年懷念從前,不僅是一種「生命回顧」,也確實對他們的生活適應有所助益。


不過,老人失智最大的困難,其實是對照顧者(通常是配偶、子女或外勞)造成了極大身心負擔。當負擔過重時,照顧的手不但不溫柔,甚至變成施虐的手,平添老人的苦痛!因此,衷心期望此次修正老人福利法,「猶如海風再起,掀起那浪花的手」,好讓失智老人感受到人世間「最後的溫柔」!


【2007/02/09 聯合報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時 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