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記得去年在報紙上看到Sarkozy 發表言論鼓吹法國年輕人多學英文,與世界接軌,
不要一昧沉睡在" 法國夢" 裡,我想法國裡做這樣的主張的應該是少數吧。
再看看他前陣子的競選演說,我想他的確很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呢!
不像我們的教育政策,太強調本土化,也太烏漆八糟了,連三隻小豬都可以變為成語 orz
 
 法國總統Sarkozy的演講
 
~~剛選出來的新科總統 薩科齊,獲得 53%剛過半的老法支持,姑且不論他毀譽參半的政治手腕如何,如今的競選宣言,卻是真的感人!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薩科奇的競選演講:

今天,讓我們談談誰是法國人。

我們成為法國人,不光因為我們生在法國,更因為我們選擇留在法國。
我父親是匈牙利移民、外祖父是希臘移民,很榮幸今天可以站在這與各位以兄弟相稱。
因為諸位跟我父兄一樣,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,
遠離了珍貴的童年、記憶、初戀,遠道而來追尋更美好的未來。
因為「成為」法國人追尋的不僅是身分,更是情感上義無反顧的抉擇,
需要自我克服、參與、愛護法國不變的心意。
 
我們「選擇」成為法國人,因為我們愛法國人、敬愛法國。
法國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大家庭,我們有共同記憶、理念、個性,喜歡彼此的優點、
包容彼此的缺點。我們需要尊重彼此的習性、共享對方的歷史,開創我們共同的記憶。

國家認同不需抹滅記憶

這不是要求我們忘記各自的過去、抹滅我們對故鄉的記憶。
成為法國人,不需建立在每個人都拋棄自己的過去,
更不是建立在抹滅個人良知上。而是建立在個人以國家認同為基礎的自我認同上。
成為法國人,是希望多元的參與能一加一大於一,而非小於一。

對法國這個大家庭來說,我們希望每個人的加入,都能讓她變得更豐盛。
今天法國的面貌,跟五十年、一百年、二百年前,都有了很大的不同。

法國也從未刻意要隱藏自己歷史的進程,
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由單一家族、民族或種族組成,
而是由志願選擇共同生活的一群人組成。
法國是一種理念,是一群有不同歷史背景、記憶、經驗、生活、夢想的人,共同經營的理想國度。

我希望跟諸位共有的法國,不是被囚禁在過去歷史、傳統中的法國,
而是不斷更新、與時俱進、每個人都能發揮貢獻的法國。
今天的法國,有各種不同的顏色、宗教,是多元歷史、文化、記憶的結合。
今天的法國,是由各種不同元素組成的多元混合體。
今天,法國開始質疑自己、質疑我們的價值、我們在世界的角色、夢想、團結。
這些懷疑,需要靠我們每個人進一步的思考,
因為,未來的法國,是我們共同想望的共業,需要我們的參與、承諾。

民主共和需要彼此了解、尊重彼此的獨立。更要每個人都覺得公平正義:
每個人都有努力追求財富的自由,儘管出身低、卻有向上流動的能力。
法國強調人道主義,但有時,這種人道措施卻犧牲了公平正義。
未來的法國應更強調公平正義,讓孩子都可受教育、貧病可受照顧、
老弱可獨立生活、工作者受到尊敬。
更重要的是,國家應承認工作才是擁有財富的正途、財富是工作努力的象徵。
這樣,才是個理性、進步的國家。這樣,才是對不同背景、想法的人公平的做法。
讓我們努力為機會平等打拚,讓我們努力為弭平貧富差距打拚。 未來的補助除了針對區域、房地產,更應針對個人。以往協助地方振興的做法
當然不錯,但未來針對有需要的個人提供補助也是必須。雖然成本較高,但比大規模社會救濟便宜,而且公平。

讓我們為學校教育改革打拚,因為學校教育才是推動社會階層流動、改善貧富差距的基礎,也是父母有能力改善的地方。若未來法國年輕人受
限於所學、所思,被圈梏在單一語言、思維中,而無法跟世界上其他人溝通、交換、共同達成夢想,那真是很危險的事。

讓我們為卓越的學校教育打拚。好的學校教育可以釋放下一代法國人的才能、企圖心,也才是推動社會階層流動、走出種族藩籬的正途。教會
孩子為平等的工作機會打拚,這才是贏取尊嚴、尊重的正途。

這是過去法國為我的家族、我個人做過的事,
也希望未來法國可以為你們、你們的下一代做同樣的事。
但若你什麼都不想要,你就什麼都不會有。
你的未來掌握在你自己手裡。
在這裡,我想跟諸位承諾:希望未來到法國來移民的小男孩、小女孩們,
真的會覺得法國是世上最美好的國家。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時 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