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06/03/23 聯合報】
【李耀泰/台南郭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】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症狀為慢性骨盆腔疼痛、月經疼痛和性交疼痛,
育齡婦女發生率約10%,慢性骨盆腔疼痛婦女約70%,在不孕症婦女約38%。

子宮內膜異位症原因不明,但認為與體內雌激素過高及免疫力缺陷有關。
治療方法有藥物、手術或兩者兼而用之,因多數病灶,無法靠手術完全切除,
且常會復發,藥物治療成為追求的目標。

目前藥物治療主要用壓抑雌激素的藥物,使異位的子宮內膜植入物萎縮或使月經中斷,常用藥物包括:

(1)口服避孕藥:造成假性懷孕。

(2)口服或注射黃體素:造成不排卵。前述兩種藥物副作用,
包括子宮異常出血、體重增加、惡心、水腫和乳房疼痛等。

(3)療可高:一種類男性荷爾蒙,可使血清雌激素減低,
副作用有長鬍鬚、聲音男性化和長青春痘等。

(4)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劑:造成假性更年期,此為目前最常使用且最有效的藥物,
但仍無法治癒子宮內膜異位,在停藥後,卵巢功能恢復,病灶就會再長,
五年內復發率高達74%。因有停經症候和骨質疏鬆症等副作用,也只能短期使用。

最近研發的新藥物如下:

(1)芳香環轉化酵素抑制劑:人類芳香環轉化酵素主要存在卵巢和脂肪中,
可將卵巢和腎上腺產生的少量男性荷爾蒙,轉化為女性荷爾蒙,
而芳香環轉化酵素抑制劑則可阻止此種轉化過程,使女性荷爾蒙減少,
因而可壓抑子宮內膜異位的生長、減少症狀和阻止復發。

最近報告,芳香環轉化酵素抑制劑可以單獨使用,或可與黃體素,
避孕藥或促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劑合併使用,且效果更佳。
副作用有惡心、頭痛和熱潮紅等,但皆很輕微,唯需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,以預防骨質疏鬆症。

(2)含黃體素的避孕器:因可每天釋放少量黃體素,故能壓抑排卵,
並可改善骨盆腔免疫系統,減少腹腔液及吞噬細胞量,使疼痛和經血量減少,
效果良好,可維持五年效期。好處為不需每天服藥,也無需避孕,
副作用有子宮出血、頭痛、體重增加和長青春痘等輕微症狀。

此外,對少數經過多次手術,粘連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瘤患者,如疼痛無法控制,
可經超音波將囊液抽出,再以酒精、四環素&&,或干擾素等注入囊內,
使囊腫壁細胞脫水和萎縮,囊腫縮小後症狀自然改善,效果頗佳。
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女常見之一種疾病,嚴重者在治療後常會復發。
今日新穎的治療方法日趨成熟,相信會帶給婦女一些福音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時 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